标王 热搜:
 
 
当前位置: 首页 » 公告中心 » 行业动态
丰田新能源:来得早不如赶得巧
 [打印]添加时间:2021-05-14   有效期:不限 至 不限   浏览次数:246
  要在丰田的民用车上找到一台“高性能”车,这在过去乃至当下都是不敢想象的,毕竟从一开始,丰田就不像本田、保时捷这类在赛道起家的品牌,品牌形象一直与性能挂钩。所以当威兰达高举“高性能”大旗并正式推向市场时,我也禁不住摆出了卡老师同款问号脸。

当然,我理解广汽丰田的用意,小争议实现大效果,让人们也能在名字中体会到插电混动带来的强劲加速度以及如深海般的行车静谧。以鄙人过去不少的试车经历,通常像这种平平无奇的SUV,一旦搭上电皆有如神助,像极了吃鸡游戏挂上作弊程序,枪枪弹无虚发。所以像JEEP大指挥官PHEV、大众探岳GTE,也别提比亚迪,古往今来向来如此。

这类产品早已不是啥新鲜玩意儿,别误会,今儿文章并不是想吹爆威兰达高性能版,透过这款车型看丰田,却能别有洞天地发觉,如今的丰田才是日系车最该有的模样。

简单来说丰田不是没有技术,可日本人的文化向来不是希望将自己文化与价值观对外输出,反倒是刻意保护起来,对于血统执念超乎想象。

最极端的就有日本90多岁“寿司之神”的案例,要想吃到这家全球最好吃的寿司,不仅要有钱,还得提前一个月预定,而且不能点餐,要服从店里的安排,只有30分钟的吃饭时间。甚至在店里当学徒,都只能打杂10年才有资格去煎蛋。

其实类似的案例在日本的社会文化里数不胜数,如中井启、雨宫勇美(这哥们值得百度一下),一辈子就干一件事。说到底,他们更希望做自己想做的,而不是一味地迎合市场。

所以在新能源红利爆发的头几年,丰田THS混动和本田i-MMD混动因技术特性与市场红利失之交臂,对于车企与市场,都不是一个正向的好结局。

本田最早坐不住,才有了后来的CR-V锐·混动e+(PHEV车型)。

因此针对于威兰达高性能版车型,我们要看的地方主要为3点:

1.丰田究竟在等什么?

2.丰田会如何做插电混动SUV?

3.价格不低,大战略怎么走?

先说第一点,电动之路,相信丰田是走得最早的那个。

早在上世纪70年代,丰田就着手研究电动化技术了。而毫无疑问,普锐斯是HEV技术的鼻祖,而后孵化出的纯电RAV4,在当时的日本、澳洲等市场均有着畅销的成绩。

只不过后来考虑到续航里程、电池成本、充电基础设施等多重现实问题,保守的丰田只能放缓纯电研发方向,转而集中火力研发HEV(油电混动)技术。这也是为什么在二十余年来,丰田能够在电池、电机、电控等核心零部件上不断取得突破,长期保持领先水准,对于HEV车型的低油耗、轻量化以及成本管控上,丰田均有一手。

可除此之外,丰田又早在90年代就研发出了颇为成熟的氢动力汽车,“环保”与“珍惜石油资源”的口号喊了几十年,按道理氢动力才是真正的新能源,氢无限再生,排放为水,这么好的东西就该大力推广,怎么到了后面,欧美、中国等大市场都不约而同地走上纯电技术路线呢?

答案:有专利因素,也有人口基数大的市场才决定着最终需求。

以目前中国的能源形态,纯电动才是最适合国家向上发展的新能源技术路线。这也解释了为什么从2015年卡罗拉/雷凌双擎入华之后的第3年开始,两家丰田才缓缓上双擎E+(PHEV),弥补市场的空缺。从产品运营角度上,威兰达也确实要有PHEV,只不过丰田是真有耐心,如果能早个一两年,指不定效果会更好。

第二点,相比兄弟车型RAV4双擎E+,广丰威兰达高性能版才更像如今丰田的品牌调性:有活力、果断、能带来刺激感,特别是对比如今本田之后的结果。

在过去谈及运动、年轻化等关键词,本田是市面上公认的速度型品牌,从飞度到雅阁,乃至在SUV市场的CR-V、皓影,其每款车型在各自对应的车型级别中,一定是驾驶感受最活跃的那个。当然,外观所透露出来的气质也是如此。

可事实上回顾近几年这两家公司的发展态势,貌似大家都在往相反的方向发展——丰田越来越有惊喜,本田却决心向精致化靠拢。

参考各自的时间线:今年的本田忙着准备发布第十一代思域和全新一代缤智,对于这两款同为重要且走量的运动型车,其迭代后的产品形象就有种“鬼火少年已长大,当年风采不再来”的强烈感受。

反观另一边的丰田,今年上海车展带来了大家心心念念的GR YARiS,其实像这种基于赛车下放技术而来的平民廉价小钢炮,底子里就与“屌丝逆袭”的心态完美契合。对于兜里没几个钱的年轻人,这种车简直是藤原拓海再生。

其实不光是GR部门对近些年丰田发展有着深厚影响,一家企业的企业文化基本来源于CEO的行事风格。或许我们看丰田章男是多面性的争议,但不得不说老爷子在近些年主推的新车调性的确很活波。

从2017年开始,凯美瑞作为TNGA架构的首款车型,其颠覆性让人意识到,丰田做设计也可以如此大胆,也是从那时候开始,车企对于年轻化的态度,也逐渐渗透到B级车市场。而在今年上海车展的丰田展台上,除了广丰导入全新汉兰达,一汽丰田重换皇冠标签,还带来了其纯电动SUV的概念车——bZ4X,功能设计和对未来电动出行的概念,都跟当下的车企有着不一样的理解。

我们很久没有在一家传统品牌上,看到如此由内散发出来的活力了。

第三,咱们说个大实话,威兰达高性能版售价在25.88-29.98万元,着实不低,要是终端没有个两三万优惠,要想剁手实在心疼,只能寄生于限牌限购的大城市。

问题在于,随着电池制造的技术更迭以及成本均能在看得见的区间里得到完美的平衡,如今中国品牌不断有强势的好货露出,在这个价格区间内也确实能够物色到不少的纯电车型。从产品力来说,PHEV形态的SUV,在今时的汽车市场,难以构成独特的竞争力。

两年前,厂商还能在高级别的SUV车型里加入PHEV,售价上涨不明显,既解决上牌痛点,又带来独特体验,是个好招。可如今各类形态的竞品多了,价格才决定了群众的选择率。

想必广汽丰田也想到了这一点,25.88万元的2.5L劲擎版仅搭配单电机,希望能够降低成本之余也能把售价拉低,能看出广汽丰田也希望它能走量。

综上所述,经过拆解分析威兰达高性能版特点不难理解,广汽丰田在做的是既希望借助它在短期内尽可能地向碳中和目标靠拢,也要借此机会向群众亮剑——爷不是没有招,而是一出手直接是丰田高性能。

写在最后

当然,我也希望这款车型能够卖好,毕竟如今在同质化严重的市场,好看且有趣的车型已经不多了。威兰达高性能版的出现,让其所在级别的PHEV车型也能顺势得到一波关注。毕竟它在设计上的亮点和源自中级车平台带来的高级感,对大众的吸引力是看得见的。加上兄弟车型RAV4双擎E+的高关注度能看出,威兰达高性能版也具备成为爆款的潜力。

可我依然认为,如今能够满足大城市上牌的新能源车型有很多,光靠噱头来吸引肯定是远远不够的,像这类的合资产品还得像合资A级车那样具备很强的诚意,才足够支撑这类产品走得更远。

对于部分限牌城市而言,一辆“绿牌的丰田”或许是解决大城市消费者对于高质量享受及出行刚需的折中选项。

其实吧,有时候吹捧一下自己,也是极有必要的。这位新晋高性能少年,请开始你的表演吧。

查看网友的精彩评论