的时点下,为什么会促成如此规模的融资交易,背后的推手又是怎样的?
投资市场进入“缓手”阶段,去伪存真孵化新风口
据清科研究中心发布的《2022年上半年中国股权投资市场研究报告》称,2022年上半年,中国股权投资市场投资步伐明显放缓,投资总量及金额分别为4167起、3,149.29亿元人民币,同比下滑31.9%、54.9%,尤以互联网、连锁及零售、食品&饮料领域投资下滑较为明显,而清洁技术、智能产业、半导体、汽车等投资热度逆势增长。
以光伏为代表的清洁技术增长尤为显著,Wind数据显示,8月11日,光伏指数盘中再创新高,实现四日连涨。实际上,4月底以来光伏指数一路飙升。欧洲能源危机持续发酵,叠加天然气价格上升,光伏装机需求旺盛;美国宣布未来两年取消对东南亚组件征收关税,利好国内组件厂;中国推出多项政策推动可再生能源发展,风光大基地项目持续推进,国内需求持续向好。
据Wind提供数据,2020年主要企业BIPV装机容量702MW,渗透率约为0.8%;未来随着一系列规范的落地和绿色建筑、整县推进、碳中和等政策落实,BIPV渗透率将有可观提升。预计在2022-2025年分别达到3%/5%/8%/12%。预计2022-2025年释放出的存量光伏建筑市场分别为994/1418/1819/2001亿元,其中BIPV对应的市场空间分别为20/43/73/100亿元。而随着降本增效的规模效应的不断发展,预计未来光伏建筑系统成本将由现在的5元/W降低至2025年的3.5元/W,2025年光伏建筑新增的实际市场空间分别可达2235亿元,其中BIPV市场空间分别可达766亿元。综上,预计至2025年,BIPV市场规模将超866亿元。
龙焱能源于2008年由国际光伏专家吴选之教授等人创建,承担了国家高技术研究发展计划(863计划)先进能源领域课题,率先在中国实现了完全自主研发碲化镉薄膜太阳能技术产业化,电池效率达到国内外同级水准。此前,红杉资本、君联资本、五源资本曾重度押注。
公司现已开发出发电墙、发电瓦、发电砖等8大类,50余种可适用于不同建筑应用场景的碲化镉薄膜光伏发电建材产品,应用于世园会中国馆、嘉兴火车站、顺丰鄂州机场、雄安商务中心、大同未来能源馆、迪拜世博会瑞典国家馆等项目中百余个标志性优质光电建筑项目中。
前不久,科技部门等9部门联合印发了《科技支撑碳达峰碳中和实施方案(2022—2030年)》,强调“围绕交通和建筑行业绿色低碳转型目标,以脱碳减排和节能增效为重点,大力推进低碳零碳技术研发与推广应用”。而龙焱能源主营的光伏建筑一体化,利用太阳能发电可有效节约资源,使推行绿色建筑实现双碳目标成为实现绿色低碳产业化的重要手段。